摘 要:目的 探討臺州市急診兒童意外傷害原因和特點。方法 收集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臺州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救治的623例意外傷害兒童的臨床資料。對意外傷害兒童的性別、年齡、意外傷害發生地點、原因、部位及結局等信息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623例意外傷害兒童中男童、女童分別占60.35%、39.65%,性別比為1.52∶1。0~3歲、3<~7歲、7<~12歲及12<~14歲兒童分別占19.58%、42.38%、26.32%及11.72%,不同年齡段兒童性別分布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16.205,P<0.05),3<~7歲、7<~12歲年齡段男童多于女童。意外傷害主要發生在家庭、學校、社區及其他地點,分別占20.39%、27.29%、40.13%及12.20%,不同年齡段兒童傷害地點分布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150.606,P<0.05),0~3歲主要在家庭,3<~7歲主要在學校,7<~12歲及12<~14歲主要在社區。意外傷害原因主要為機械性損傷和非機械性損傷,分別占60.67%、39.33%,不同年齡段兒童傷害原因分布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8.097,P<0.05),所有年齡段兒童均主要為機械性損傷。傷害部位主要在頭面頸部、軀干、四肢及復合傷,分別占17.50%、26.00%、48.48%及8.03%,不同年齡段兒童傷害部位分布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84.494,P<0.05),0~3歲年齡主要在頭面頸部,其余年齡段均主要在四肢。傷害結局為門診治療后回家、留院觀察/住院、轉院及死亡,分別占17.50%、26.00%、48.48%及8.03%,不同年齡段兒童傷害結局均以門診治療后回家為主。結論 臺州市急診科救治的意外傷害兒童以學齡前期和學齡前為主,男童多于女童,以機械性損傷多見,大部分兒童均經過門診治療后回家,但不同年齡段兒童意外傷害的原因和特點既有共性也有不同。
關鍵詞:急診;兒童;意外傷害;原因;特點;回顧性調查;
傷害是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社會公共衛生問題,意外傷害則指無目的、無意識、非疾病及突發性的傷害,兒童是意外傷害的高發群體,意外傷害已經成為我國0~14歲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1,2,3]。在我國,每年約有1 000萬以上的兒童會受到各種形式的傷害,而因傷害導致死亡的兒童高達10萬之多,致殘兒童約為40萬[4]。兒童意外傷害對兒童自身和兒童家庭所帶來的影響遠超于一般的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同時,兒童意外傷害的發生也與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水平、地理環境及醫療條件等因素密切相關。本研究對臺州市急診兒童意外傷害原因和特點進行回顧性調查,旨在為臺州地區兒童意外傷害的預防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收集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 31日在臺州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救治的623例意外傷害兒童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①兒童年齡0~14歲;②意外傷害范圍為國際疾病分類中“傷害與中毒”中的條目;③同一患兒同一次意外傷害重復多次就診者僅納入第1次就診信息進行統計。排除標準:采集信息不完整的兒童。
1.2 方法
由研究人員對醫院內病歷系統內符合年齡段診斷為意外傷害的兒童病歷資料和《全國傷害監測報告卡》進行整理,包括意外傷害兒童的性別、年齡等一般信息和傷害事件基本信息,傷害事件基本信息包括意外傷害發生地點、原因、部位及結局等,然后對以上信息進行統計學分析。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3 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例(%)]的形式數據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不同年齡段意外傷害兒童性別分布狀況
623例意外傷害兒童中男童376例、女童 247例,分別占60.35%、39.65%,男女性別比為1.52∶1。年齡段分布0~3歲122例、3<~7歲264例、7<~12歲164例及12<~14歲73例,分別占19.58%、42.38%、26.32%及11.72%,不同年齡段兒童性別分布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16.205,P<0.05),3<~7歲、7<~12歲年齡段男童多于女童。見表1。
2.2 不同年齡段意外傷害兒童傷害地點分布狀況
傷害發生在家庭127例、學校170例、社區250例及其他地點76例,分別占20.39%、27.29%、40.13%及12.20%,不同年齡段兒童傷害地點分布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150.606,P<0.05),0~3歲年齡主要在家庭,3<~7歲主要在學校,7<~12歲及12<~14歲主要在社區。見表2。
表1 意外傷害兒童的性別和年齡分布狀況[例(%)]
表2 不同年齡段兒童傷害地點分布狀況[例(%)]
2.3 不同年齡段意外傷害兒童傷害原因分布狀況
傷害為機械性損傷所致378例、非機械性損傷所致245例,分別占60.67%、39.33%,不同年齡段兒童傷害原因分布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8.097,P<0.05),所有年齡段兒童均主要為機械性損傷。見表3。
2.4 不同年齡段意外傷害兒童傷害嚴重程度分布狀況
傷害部位在頭面頸部109例、軀干162例、四肢302例及復合傷50例,分別占17.50%、26.00%、48.48%及8.03%,不同年齡段兒童傷害部位分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84.494,P<0.05),0~3歲年齡主要在頭面頸部,其余年齡段均主要在四肢。見表4。
表3 不同年齡段兒童傷害原因分布狀況[例(%)]
2.5 不同年齡段意外傷害兒童傷害結局分布狀況
傷害結局為門診治療后回家523例、留院觀察/住院86例、轉院7例及死亡7例,分別占17.50%、26.00%、48.48%及8.03%,不同年齡段兒童傷害結局均以門診治療后回家為主。見表5。
表4 不同年齡段兒童傷害部位分布狀況[例(%)]
3 討 論
意外傷害指的是突發的外界事件對人體造成的傷害,致病因素包括各種生物、物理及化學等[5,6,7]。生活中常見的傷害類型包括跌落、燙傷、燒傷、交通意外及溺水等其他意外事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顯示,在多數國家中0~14歲兒童或青少年致死率第1位就是意外傷害。在我國,相關研究調查[8,9]結果表明,意外傷害是14歲以下兒童首位死亡因素。表明,兒童意外傷害在全球范圍內均是危害兒童身心健康,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的主要因素。相對于成年人,兒童自身對環境危害程度的認知程度較低,同時兒童自身也在遇到危害時也很難自救,因此兒童成為意外傷害的高發群體,兒童意外傷害已經成為主要的社會公共衛生問題,在每個家庭均可能發生[10,11,12],一旦發生意外傷害,兒童不僅生理上受到了傷害,在心理上也會出現恐懼等負性心理[13,14],影響兒童生活質量,嚴重時甚至于還會影響兒童遠期的成長。
從性別來看,男童和女童均可能受到意外傷害,但是普遍男童更容易出現意外傷害,本調查研究也顯示,急診診治的意外傷害兒童中男童所占比例高于女童,分析原因主要與男童好奇心強、調皮好動、喜歡冒險及室外活動等原因有關[15,16],而且大多數家長對男童的各種冒險行為給予鼓勵,增加了意外傷害的發生風險。從年齡來看,各年齡段的兒童均可能會受到意外傷害,但是以學齡前期和學齡前期的兒童所占比例較高,與臨床報道[17,18]情況符合,本調查結果也顯示3<~7歲、7<~12歲的兒童在急診救治意外傷害兒童中的比例高達42.38%、26.32%,同時本調查結果顯示這2個年齡段男童意外傷害比例均高于女童,而在12歲以上,隨著兒童在學校和家庭中獲得的預防意外傷害的知識增加,其意外傷害發生率明顯降低,3歲以下的兒童,相對活動范圍較小,家庭對兒童的關照較多,也有助于降低意外傷害的發生風險,所以學齡前期和學齡前兒童意外傷害的發生率相對較低。
在發生兒童意外傷害的地點分布方面,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傷害發生在家庭、學校、社區及其他地點分別占20.39%、27.29%、40.13%及12.20%,結果看出學校和社區是意外傷害的發生主要地點,而學校3<~7歲、7<~12歲是學生主要活動場所,社區各個年齡段兒童均有活動,符合兒童意外傷害的年齡特點,0~3歲兒童傷害主要發生在家庭,主要是因為其活動范圍以家庭為主,3<~7歲兒童意外傷害發生地點主要在學校,主要是此階段兒童為幼兒園兒童,對意外傷害尚無法認識,在學校也存在發生意外傷害的風險[19,20],7<~12歲和12<~14歲意外傷害主要發生在社區,此階段兒童由于學校內老師對意外傷害的風險性已經進行相關安全教育,因此學校很少出現意外傷害事件,更多的意外傷害是發生在社區。從臨床報道[21,22]來看,兒童意外傷害多為機械性損傷,如跌到物品上、交通事故等所致機械性損傷最為常見,在非機械性損傷中則主要以燙燒傷、中毒等多見,但是不同年齡段兒童具體的意外傷害類型也有自身的特點[23,24],本研究中調查顯示兒童大部分傷害為機械性損傷所致。
在意外傷害發生的部位來看,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傷害部位在頭面頸部、軀干、四肢及復合傷,分別占17.50%、26.00%、48.48%及8.03%,可以看出四肢最容易受傷,而在不同年齡段兒童傷害部位分布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3歲年齡主要在頭面頸部,此年齡段兒童大腦發育尚不成熟,自身身體協調能力差,一旦出現跌倒等情況,容易頭部著地,導致頭部傷害發生[24,25,26],而其他年齡段兒童以四肢損傷為主,是由于傷害發生時兒童會用手臂去保護頭部,因此容易出現四肢傷害。兒童發生意外傷害之后在急診科就診,醫生根據兒童病情嚴重程度進行處理,如傷害較輕,一般門診處理后就可回家,如輕微的擦傷、小創口的銳利傷等,均不需要留觀和住院,對復合傷一般需要住院治療,嚴重時還可能導致死亡[27,28,29],本次調查結果中意外傷害兒童大部分門診治療后回家,表明患兒傷害程度較輕,門診處理即可,預后良好。
綜上所述,臺州市急診科救治的意外傷害兒童以學齡前期和學齡前為主,男童多于女童,以機械性損傷多見,大部分兒童均經過門診治療后回家,但不同年齡段兒童意外傷害的原因和特點既有共性也有不同,因此需要根據年齡段加以關注。
參考文獻
[1] 盧瑞.2012—2017年廈門市思明區5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及死因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32):129-131.
[2] 仇賽云,李智,楊蕊,等.全球和中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變化趨勢及死因變化[J].衛生軟科學,2019,33(5):92-97.
[3] 劉珍,王艷萍,劉芯如,等.2010—2016年中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分析[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9,53(4):411-414.
[4] 張佩斌.我國兒童傷害特征與防制措施的思考[J].傷害醫學(電子版),2017,6(1):1-4.
[5] 胡娟,黃燕.急診兒童意外傷害1 948例臨床特點分析[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20,17(4):259-260.
[6] 龔甜,王菁,邵琰,等.蘇州市0~14歲兒童意外傷害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20,37(2):206-209.
[7] 黃浩,蘇堂楓,劉銅林,等.1 761例兒童意外傷害住院病例病因和轉歸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22,37(15):2848-2852.
[8] 朱玲,張華.2008—2017年山西省5歲以下兒童意外死亡原因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21,37(2):104-107.
[9] 曾成力,劉丹丹,李燕菁,等.廣東省婦幼保健院2015—2020年兒童意外傷害住院患者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22,29(25):152-155.
[10] Joseph A,Kumar D,Edward KD.A Review of Epidemiology of Unintentional Injuries among Children in India[J].Indian J Public Health Res Develop,2019,10(2):114.
[11] Saunders NR,Macpherson A,Guan J,et al.The shrinking health advantage:unintentional injuries among children and youth from immigrant families[J].Bmc Public Health,2018,18(1):2-10.
[12] Peishan N,Bo C,Peixia C,et al.Effectiveness of an app-based intervention for unintentional injury among caregivers of preschoolers:protocol for a 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mc Public Health,2018,18(1):865.
[13] Ghirardi L,Chen Q,Chang Z,et al.Use of medication for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nd risk of unintentional injuri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co-occurring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J].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2019,61(2):140-147.
[14] 李秋波.兒童避免意外傷害的重要性及預防、對策和急救[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8,2(7):211-212.
[15] Moise IK.Geographic gender differences in traumatic unintentional injury hospitalization and youth drinking[J].Drug Alcohol Depend,2019,205(22):107701-107703.
[16] 唐超,李林熹,竹晉雯,等.南充市城區學齡前兒童意外傷害發生情況及家長認知調查[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8,18(7):657-661.
[17] 劉婷婷,楊麗君,蔣豪,等.拉薩市城關區學齡前兒童意外傷害現狀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8,26(5):547-550.
[18] 何峰寧,謝文靜,吳金燦,等.九江市學齡前兒童意外傷害發生情況及影響因素研究[J].華南預防醫學,2018,44(1):7-11.
[19] Alshahethi A,Serouri AA,Khader YS.Rate and pattern of unintentional injuries among 9-12 grades schoolchildren in Yemen and their associated factors[J].J Injury Viol Res,2018,10(2):75-82.
[20] Zagel AL,Cutler GJ,Linabery AM,et al.Unintentional Injuri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200113[J].J School Health,2019,89(1):38-49.
[21] 龔家輝,李燕妮,王長義,等.2015—2017年深圳市南山區兒童傷害監測結果[J].職業與健康,2019,35(17):2350-2353.
[22] 王鶴.2015—2019年嘉興市急診兒童意外傷害原因及特點調查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9,34(23):5508-5511.
[23] 占一姍,朱友榮.兒童意外傷害危重癥617例回顧分析[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9,34(3):60-63.
[24] 冉域辰,聶晶,連曉霞,等.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托幼機構兒童意外傷害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8,26(11):1260-1263.
[25] 李翠蓮,劉紅林,劉玲,等.兒童意外傷害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22,14(1):53-57.
[26] 侯尚妍,陳詠梅,鄭小鳳,等.0歲~12歲兒童意外傷害致骨折流行病學及臨床特征分析[J].中國病案,2021,22(6):78-82.
[27] 謝杰,江順德.2017—2019年某醫院急診科734例兒童意外傷害臨床特征分析[J].中國醫院統計,2020,27(5):413-415.
[28] 顧荻.事故傾向性兒童意外傷害影響因素及干預策略的研究進展[J].海南醫學,2020,31(24):3248-3251.
[29] 倪婷,王玉,馬彩霞,等.鄭州市2 028例急診兒童意外傷害病例特征分析[J].華南預防醫學,2021,47(12):1575-1577.